“职业打假人”是指一种民事行为人,由于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横行,普通民众无法识别保护自身权益,许多民众通过自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通过法律途径主动打击市场流通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消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 · 专业打假多年的我对待现在外面这些打假的一些打假人的打假行为不给予评价.
打假的几个类别 【打检测】这个有点复杂,就简单说说吧。主要是利用检测手段,找到某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证据,然后打之。假设A产品,国家标准要求重量>30,体积<40才算合格,那么你通过检测手段,检测出你购买的A产品实际重量是29,实际体积是41,那么你就成功啦。通俗点的例子,你们刷抖音见过卖内蒙古牛肉干的吗?99元2斤,你买了之后送去检测,发现根本不是牛肉干或者达不到肉脯类国家要求,那么你就成功啦。主要的点在于,检测。当然,牛肉干的例子是我瞎举的,先不说检测费用得多少,做哪些检测项目,就说即使检测成功了,是退一赔三还是退一赔十也是两说。那么是所有的产品都有对应的国标吗?不一定。那没有相对应的国标这么办?找通用标准。以食品来举例,《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2017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17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19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标准,可以算做食品的通用标准。打检测的门槛很高,很多直接是商家转过来做职业打假的。他们浸淫某行当多年,熟知产品标准,熟知行业内幕,这里就不做过多描述。
【打标签】去超市买了袋方便面,上面有标签,记载了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配料表/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食品添加剂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号等等等等信息,是不是有些晕?没完,旁边还画了个方框,标着营养成分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好家伙!方便面还挺有营养呢!顺带拿了一瓶纯净水,咦?为什么纯净水上没有标营养成分表?难道因为水没有营养嘛?说好的生命之源呢,嘤嘤嘤。还有,为什么元气森林标0糖0脂0卡?为什么三得利乌龙茶标低糖?为什么进口产品要有中文标签?为什么品牌Logo是这个大小?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0850-2011)、《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GB29924-2013)、《食品安全法》这4个文件,会给你答案。 【打广告】
这个应该比较常见吧。商品使用了极限词,食品宣传能治病抗癌,普通食品宣传有保健作用,谎称取得了国家专利,是驰名商标等等。前几年很多,这几年相对来说少一些啦,很多商家都已经吃过亏啦。这里举个道听途说的例子(真伪不用考究,一乐):iphone4发布的时候,某商家宣传,这是迄今为止最快的iphone,结果第二年iphone4s发布后,忘记撤下iphone4的广告啦,被人家告啦,告卖家虚假宣传,iphone4不是最快的。不必纠结极限词,就是帮助大家理解,这就是打广告。
以上基本是业内对职业打假的几种常见划分,其实还有其它划分标准,如按索赔金额分【百元级】、【千元级】、【万元级】的,按索赔方式分【主和解】【主行政】【主诉讼】的等等,标准和维度不一样,划分结果也不尽相同。那以上说到的各种分类之间有无鄙视链呢,且往下看。
【打检测】>【打非法添加】>【打标签】>【打广告】。这个主要是由技术含量和胜率决定的。打检测门槛最高,需要食品安全知识+法律知识+行业内幕才能玩转,胜率也是最高。打非法添加门槛其次,需要食品安全知识+法律知识,胜率不及打检测。打标签门槛不高,熟读标签相关几部通则+部分法律知识即可上手,胜率通常不高,常常会因“标签瑕疵不影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但书部分)而被驳回 打广告门槛最低,胜率不明,主要原因是黄金期已过,基本就这样。
码字不易点赞评论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