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8日,我发起了一个活动(
请你来维权,收益全归你),让每个人拍卖我的文章的「代为维权的权利」后,代我向向违规转载者进行赔偿追讨,并获取全部收益。
这个活动的初衷,只是想将作者从繁琐又充满挫折感的维权之路中解放出来,让真正有能力、有时间的人行使维权。
应该说这个活动是相当成功的,我收到了拍卖得来的2000多元,维权使者们则收到了3300元赔偿款(见
http://zhuanlan.zhihu.com/p/20030798)。趁热打铁,我本想借此机会,将「维权使者」行动常态化,一次次进行下去。
但冷静下来,我衡量了行动的付出和收获,并考虑到当前版权保护的外部环境之后,打了退堂鼓。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维权,全靠本站。被侵权者需要将链接发送给本站,让本站的法务人员检查后,代为向微信举报,最后由微信施行删除或者封禁。
这意味着使者的大批量维权,将会为本站法务人员增加不少工作量。另外,在当时,本站对这样的维权行动的态度也较为保守,可以说是不反对,但也不鼓励。这样的脆弱关系,让我对维权行动的未来非常担心——如果有一天,本站不再为功利化的维权使者背书,我们的维权行动对于侵权者再也不存在威慑时,应该怎么办?
这么想着,我便放弃了将维权使者继续常态化做下去的念头。
「大概,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吧?」
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2015年7月14日,维权使者行动结束两个月之后,曾经用240拍得两个答案并收获720元的维权骑士@陈敛与我联系,说打算自己把维权这件事继续做下去。
陈敛这么做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他原本最积极的使者之一,之后也曾经尝试过为@沈一冰 、@Sgt Pepper 维权,也曾经积极推动我将维权的事业继续下去(虽然我仍然放弃了)。
终于有人把这件事做起来了!我很高兴,但同时把之前的顾虑一再向他强调——本站不背书,维权使者什么都不是!
陈敛怎么回答的呢?从阿里毅然离职的他,应该是已经有一套解决方案,信心满满地回答我的吧?可是现在,在这里写这篇文章的我,去检查了我们的聊天记录,才发现事实刚好相反。
原来,当时的陈敛也是很担心的。他深知本站的支持对于维权成功率来说至关重要,没有了本站的背书,整个维权就会陷入被动。但与只看中了这件事「能不能做成」的我不同,陈敛更看重的是,规范版权市场这件事,「应不应该去做」。
应该吗?当然应该。于是,他就去做了。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维权骑士」。
应该说,「维权骑士」和我做的「维权使者」,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
- 「维权骑士」的一个很重要选项是道歉,只要侵权者主动道歉,便可以不用支付赔偿。这是「维权使者」从来没想过的选项。
- 「维权骑士」将赔偿金与作者对半分,而「维权使者」的赔偿金则全部归维权者所有,后者的合同也更限制作者的权利,目的是剥夺作者在拍卖结束后对维权的干预,从而使维权能够在双倍金钱的驱使下持续进行。
- 「维权骑士」对违规转载的举报周期也要比「维权使者」长许多。好些我看来早就应该举报封号的公众号,「维权骑士」却孜孜不倦地与他们周旋,即使很多周旋的最后结果仍然只是道歉,没有赔偿,下一个公众号也依然继续周旋。
这两者的不同,尤其是道歉这一选项的设置,背后体现出的是我与陈敛在做这件事时的根本初衷不同——我只是用金钱驱动维权者,惩罚违规者,而陈敛想的是
规范这个已经扭曲的版权市场。
看到这里的读者,如果不同意我的判断,也请尽量压下心中的嗤之以鼻,压下那些「才不是那么高尚,这根本就是放长线钓大鱼 / 为了收到更多的赔偿 / 为了获得更多的作者」之类的想法,再想一想——
一件事,的确只有当你朝着他最正确的方向前进时,才能做成,功利的考虑,只会让人们过早地关注那些防止赚钱的细节,并更有可能走到歪路上去。
就这样,这一年来,我目睹了「维权骑士」从诞生,稚嫩,到逐渐成熟。这一年来,我也目睹了中国版权环境的改善。本站作者,从被侵权后毫无办法,到现在的越来越多的作者在签名档挂上「本人授权维权骑士(
http://rightknights.com)对我在本站发布文章的版权侵犯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的字样。
原本的侵权大户今日头条,在与「维权骑士」签订协议之后也开始主动对自己的版权进行规范。就是微博上从来侵权不打招呼的本站大神、本站大叔、本站大X,近来也开始私信要求授权。
前天,在维权使者的微信群,一位作者说,一年前,写了一篇文章,莫名其妙就火了,违规转载满网都是。但现在,至少能先收到许多要求授权转载的私信。我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私信,的确如此,要求转载的,要求引用数据的邮件,比例比一年前高了许多。
这一点点,都是进步,是在无数像维权骑士那样为原创版权争取利益的努力下(不仅是维权骑士),将原本乌烟瘴气的版权环境,慢慢改正,变好。之前让我担心不已的本站背书,也不再成为问题。似乎是在呼应骑士们的努力,微信对原创提供了升级版的保护,使维权更容易,也使得「维权骑士」不再需要通过本站代理。
有意思的是,前天,我看到有人在本站上抱怨「维权骑士」的通告没有说清楚自己到底哪一篇文章侵权了,造成了不便,并由此提出了维权骑士的操作方式合理么? - 法律这样的问题,一些公众号作者也附和说,维权骑士的行为像是敲诈勒索。
看着这个问题,我不禁哑然失笑。要知道,去年这个时候,整个本站可是三天两头就有一篇原创者文章被盗,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声讨文的,大家给这些文章点上成百上千的赞,挂人的有之,自告奋勇写律师函的有之,找到人家的实名微博开骂或者做「本站观光团」的有之。然后呢?该侵权的人照样气壮山河地侵权。
没想到,仅仅一年过后,不仅这样的声讨侵权文章已经基本销声匿迹,还反过来,轮到文章使用者抱怨「维权骑士」的工作方式不合理,矫枉过正,挥舞正义利剑做网络流氓,甚至是「对我本人造成了阴影」了。
(如果连这样温柔维权方式都能给转载者造成心理阴影的话,不知道一年前的原创者们都是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呢。)
只有作者手中有了制衡文章使用者的武器,这个版权市场,双方才拥有对等的力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
「维权骑士」正是要成为这样一把作者手中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