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主要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我方的观点是打假主要靠执法者。开宗明义,定义先行。打假指的是打击制假贩假行为。消费者指的是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最终使用者。执法者指的是执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制裁的工作者。我方的标准是何者更能减少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执法者能更有效的为消费者争取利益。
首先,制假贩假本就是违反我国《刑法》和《新消法》的行为。而执法者具有执行法律制裁的能力,可以在消费者被侵犯了利益后对违法者进行制裁。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消协收到76万件投诉有55万件得到了解决,投诉的解决率为75%为消费者挽回了98000万元的损失。其实,在大多数案件中,消费者相对于经营者都是处在弱势地位,经营者知晓消费者心理、了解市场行情,使得消费者在维护利益时处于下风。而这时便需要执法者对此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对其进行审判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法律的存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威慑作用,让那些心存不轨的黑心商家望而生畏。执法者能更好的维护市场秩序。国内某机构曾就“使用假货会不会尴尬”这一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6%的受访者选择“会尴尬”,有5%的网友表示“不会尴尬”,有22%的网友愿意“正品、冒牌混搭着用”,还有39%的网友把票投给“无所谓”这个选项。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国内消费者对假货不仅见怪不怪,而且有足够大的容忍度。而这正是一种虚荣的表现,就像人性中不好的一面是需要法律来约束的。既然管不了“买”,就只能从“卖”下手。执法者即可以在市场监管上起到作用,还能在市场准入方面减少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这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还能维护正当商家的利益,从而维持市场秩序。执法者能帮助消费者形成更正确的消费观念。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开展关于打假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如走进地区开展传授打知识的活动,发布打假动漫宣传短片等形式,并且在群众中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这正说明了执法者在引导消费者树立打假观念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执法机关也不是完美的,我国的执法体系还应该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我们需要消费者的监督来辅助并促进打假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消费诉讼制度,简化诉讼程序并且加大监管力度,方能使打假更进一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打假主要靠执法者。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