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En

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 400-00-96315

  • 启信首页
  • 商标&专利
    国内商标 国内专利 国内版权
  • 维权取证
    打假维权 竞业调查
  • 法律服务
  • 专业团队
  • 新闻资讯
  •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有奖举报

打假到底赚不赚钱?

2025-03-25 08:30 点击: 次

 

打假到底赚不赚钱?一次真的顶你5年收入



职业打假人胡先生等人,去年花10万余元在南宁一家商场买下过期的海参燕窝,然后要求商家退一赔十,索赔金额超过100万元。因数额之大,被报道多次。近日,广西省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支持胡先生退一赔十的诉求,但确认他与商家的交易金额为6.76万元,商家十倍赔偿67.6万元

1 买到过期食品后索赔

去年7月,职业打假人胡先生等人刷卡10万余元,在南宁一大型商场的集品堂购买多盒已经过期的海参及燕窝。随后,他以《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为依据,要求商家退一赔十。如此算下来,商家或要赔偿上百万元。有关部门协调无果。

今年2月2日,当事双方在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对簿公堂。法院认定,胡先生于去年7月13日在南宁一大型商场的集品堂购买了价值6.76万元的海参,集品堂南宁分公司为此出具发票。后胡某发现,当天购买的海参过了保质期,两天后到集品堂南宁分公司协商,店员同日出具说明,确认原告购买的海参已过保质期。

今年5月8日,胡先生方签收了法院的判决书。法院审理后判决如下:集品堂南宁分公司向胡先生返还商品价款6.76万元,同时十倍赔偿67.6万元,

2 为索赔而购物不违法

原告向法院提供了银行签购单及发票,以证明其在集品堂购买了10.69万元食品。判决中,为何变成了6.76万元?原来,法院审理查明,在这10.69万元中,3.93万元食品的购买人是孙某,并非原告。根据合同相对性,确认原告实际交易金额为6.76万元。

“原告的行为属于恶意索赔。”被告律师称,相关材料证实,原告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善意消费者,不排除其依托对法律的错误理解而通过诉讼来敲诈商家。
法院认为,原告与商家的买卖合同,主体适格,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内容未悖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有效合同。同时,被告也未能举证证明原告购买涉案食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法院确认原告具备消费者主体资格。

打假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苍蝇类的打假,打标签、打标准,找瑕疵,这种打假人才是真正的恶心,打假人应有社会责任感,打击假冒伪劣与有毒有害,打假违规添加与不法厂商,这不违心的,正常商家是我们的朋友,与正常商家一起打击奸商才是正道

这行赚钱容易,年入百万比比皆是,但请尊重自己的良心赚钱

如果你看到了现在!说明你是对打击造假特别感兴趣的,当然,我们在打击造假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到不菲的报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我。当然,如果有人买到了假货,或者不确定自己买的是不是假货,甚至是以后担心自己买到假货怎么办,都是可以私聊我的,我们时常提供免费的知识,欢迎叨扰!

商标&专利 国内商标 国内专利 国内版权
特色服务 打假维权 竞业调查 法律服务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9892号-1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商标网上检索系统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