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En

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 400-00-96315

  • 启信首页
  • 商标&专利
    国内商标 国内专利 国内版权
  • 维权取证
    打假维权 竞业调查
  • 法律服务
  • 专业团队
  • 新闻资讯
  •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有奖举报

职业打假怎么应对,说说的经验。

2025-02-17 08:30 点击: 次

 大家好,我是校长,一名职业打假人。

职业打假人不是正常的消费者。有网友提问,职业打假人与真实打假人有什么区别?

“职业打假人”是什么?

“职业打假人”是指以赚钱为目的打假,明知或以为商品有问题而故意大量买入,再通过举报投诉或起诉等方式向商家索要赔偿的行为人。

职业打假人主要有“吃货”和“赔偿”两种套路:“吃货”是指收货后申请退款但不退货;“赔偿”是以投诉举报、起诉等手段要求商家高价赔偿。

在消费者层面来说,只存在职业打假人,不存在真实打假人。“真实”说明他事先不知道商家的商品存在问题,是真正地购物消费,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没有打假目的,如果他买到假货,他就是被欺诈了,有权维权,应该得到法律保护。

真实打假,是国家工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如消费者协会)履行打假职责、规范市场的行为。为维持市场正常秩序,督促商家生产、销售质量合格的商品,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这些机构会定期组织抽查、打假活动,并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投诉、举报、揭发商家的不良行为,这些机构和群众,参与打假是履行职责和公益,不以索赔牟利为目的,性质不同,是执法或守法行为。

“职业打假人”常用的投诉索赔理由是哪些?

■ 虚假广告、误导宣传■无3C认证■三无产品■价格欺诈■“刷单”虚构交易行为■商标侵权

比如收到极限词投诉

如果是极限词投诉,打假人一般会直接投诉到淘宝,或者旺旺发截图给工商局或者类似起诉书。你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修改掉敏感词语,全力配合当地工商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单凭打假人的一张页面截图就定性为违反广告法这类的投诉是很难成立的。在很多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对买家造成很大的损失,是不支持这些买家投诉违禁词的,一般都是判投诉不成立,主要是协商商家整改。因为也知道这种是职业打假想索取赔偿的。

比如被投诉到食药监、工商一般这类投诉是很难成立,其次成立之后难以取证。你要做的还是要配合相关部门,提供材料,走个流程。在此期间,可能会遇到被工商局罚款的卖家,这种处罚可以要求复议,要求复议是90天,到期后可以以准备材料的理由继续拖3-6个月,期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即使我们被罚款,钱也是会罚给政府的。而打假人的目的是讹钱,所以很多打假人就放弃了。

现在由于国家重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往往一个电话、一封信,就可以让相关部门启动投诉举报的行政处理程序,维权十分便捷。因此,“职业打假人”正是看重这一点,在找到“问题”商品后也会立即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投诉,投诉后又以撤销举报为由向商家索要索赔,很多商家为了息事宁人,往往选择主动赔偿了事。

比如被打假人起诉发传票也就是题主目前面临的情况。这种情况一定要拒签法院传票,先拖着,不签收表明被告不知情,案件无法继续进行。但是在已经接了传票的情况下,也可以等案件复议二审,如果复议失败,可以要求刑侦诉讼,这个时间是30-90天,到期后去法院交50元诉讼,以取证为由可以拖3个月左右,法院压着案子,大多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的。

当然,即使有几率取证,3个月开庭后又判你的过,可以要求二审,然后根据以上流程再走一遍。。。一个案子能拖1年多,再回到打假人的本质,90%以上的案件打假人都会撤诉的。等等......现在由于国家重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往往一个电话、一封信,就可以让相关部门启动投诉举报的行政处理程序,维权十分便捷。

因此,“职业打假人”正是看重这一点,在找到“问题”商品后也会立即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投诉,投诉后又以撤销举报为由向商家索要索赔,很多商家为了息事宁人,往往选择主动赔偿了事。

遇到“职业打假”,商家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当立即自检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有则立即整改,快速反应,及时补救,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商家若真的被处罚或被判决赔偿,损失的就不仅仅是金钱。其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规定“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因此,商家遭遇投诉时,应及时调查了解投诉者的情况,看投诉方是否为恶意的“职业打假人”,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最后,一旦商家被“职业打假人”盯上而起诉索赔,商家也不要一味委曲求全,妥协让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今天你妥协赔偿了这个“职业打假人”,明天、后天...可能还会有下一个“职业打假人”等着你。

因此,面对“职业打假人”提起的诉讼,商家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积极应诉维权!

有哪些规范性文件规制职业打假人?

职业打假行为是违法的。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相应的法律文件来规范职业打假行为,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提议案规制职业打假人。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五部分,明确提出要切实保护平台经济参与者合法权益,强化平台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依法打击网络欺诈行为和以“打假”为名的敲诈勒索行为。

2、《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和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第五部分,明确提出依法规范牟利性“打假”和索赔行为。

3、《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法办函[2017]181号),明确指出职业打假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不支持这种以恶惩恶,饮鸩止渴的治理模式。

在除购买食品、药品之外的情形,逐步限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借助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形式,逐步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4、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关于有效应对职业投诉举报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总之,面对职业打假,上上策是能做到无漏洞,其次是以防范预防为主,如果不幸中招,也不要悲观,积极地去处理解决就可以。

大家好我是校长,每天持续分享打假小知识,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

商标&专利 国内商标 国内专利 国内版权
特色服务 打假维权 竞业调查 法律服务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9892号-1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商标网上检索系统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